〇 您的位置:首页 > 青田 > 文史综合

红十三军的光辉历程

作者:温州日报 来自:欧华热线 时间:2010-5-29

  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
  红十三军政委金贯真
  红十三军政治部主任陈文杰
  红十三军纪念碑
 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

  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成立80周年。为弘扬红军精神,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,5月27日,温州市委和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在永嘉县联合举办红十三军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。中央有关部门、部队、省、市、县领导以及特邀嘉宾、红十三军主要领导亲属代表等,参观了军部旧址,向红十三军纪念碑敬献花环,并举行了纪念座谈会等。

  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

  浙南(温州)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,温州人民为了改变苦难命运,不舍不弃长期坚持在黑暗中苦斗。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,五四运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浙南传播的道路,推动了浙南人民的觉醒,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和一批进步青年经过磨炼快速成长,为温州地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干部基础。1924年,浙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——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立,领导广大民众开展反帝、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造就了浙南一批党员骨干,其中10多人被中共中央选派赴苏联学习;30多人参加早期黄埔军校,这批人中部分人学成回到浙南从事革命斗争。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,温独支遭破坏,部分党员骨干被迫转入农村继续坚持斗争。此后,在中共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,浙南地下党致力于恢复和发展党组织,同时先后领导了20多次农民武装暴动。总之,浙南各级党组织建立和发展壮大,一批有文化懂军事的革命骨干涌现,还有此起彼伏的农民暴动激发和提高了广大农民的阶级觉悟,这些都为红十三军成立创造了条件。

  红十三军的创建

  浙南地区农民武装斗争波澜迭起,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重视。1930年1月,党中央派曾参加过北伐战争、留苏归来的金贯真巡视浙南。3月初,中央军委派曾担任黄埔军校教官的胡公冕来浙南领导武装斗争。胡公冕等在永嘉黄坡寺将农民武装整合,成立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,胡公冕任总指挥。红军游击队400余人整编为3个支队。这使浙南武装斗争出现了新局面,原来分散的农民武装,有了统一的指挥。3月下旬,金贯真完成巡视,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,党中央根据浙南武装斗争情况,指示正式组建红军和成立中共浙南特委。金贯真回到温州,于4月中旬召开永嘉中心县委第五次扩大会,决定温州游击队暂编为浙南红军第一独立团,台州游击队暂编为浙南红军第二独立团,永康游击队暂编为浙南红军第三独立团。5月初,西楠溪红军游击队攻下枫林镇,于该地会合瑞安、平阳、仙居、青田等县的部分游击队进行整训。整训期间,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根据中央指示,在“勉园”宣布浙南红军游击队统一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,成立军部,军长胡公冕,政委金贯真(后为潘心元),政治部主任陈文杰,军部设在永嘉五■村。

  红十三军成立后,先后建立下属的3个团。第一团(简称红一团)是1930年5月与红十三军军部同时成立的,最初由永嘉西楠溪30多支红军游击队整编而成,团长雷高升,政委金国祥。下辖3个大队。不久,瑞安北区游击队500多人,黄岩、仙居游击队各200多人,青田和缙云的部分游击队200多人等编入红一团,分别组成3个直属游击队及1个补充营。红一团共计3200多人,是3个团中人数最多、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团。

  第二团(简称红二团)是以台州地区的温岭坞根游击队为基础于7月组建而成的。团长柳苦民,政委赵胜,并由赵胜和柳苦民、程顺昌、叶勉秀、赵裕平组成团委。指挥部设在坞根洋呈村,下辖坞根、青屿、楚门(海上)3个游击大队和一个直属特务队及天台游击队。全团约1200人。

  第三团(简称红三团)由永康、缙云、仙居的游击队共1500多人于7月整编而成。程仁谟(后叛变)任团长,楼其团任政委,宋桓任政治部主任。下辖3个大队和1个独立中队。全团有各式枪支900多支,土炮4门,手提机枪4挺,是武器最精良的一个团。

  在红十三军成立的同时,经过浙南党组织积极筹备,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30年6月18日至22日在瑞安渔潭召开,大会传达了党中央关于成立中共浙南特委的指示,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案,选举产生了以王国桢为书记的中共浙南特委。浙南特委成立标志着浙南地区革命斗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浙南党组织的发展壮大,有力地配合了红十三军的斗争。

  红十三军的主要战斗

  红十三军成立后,斗争足迹遍及浙江的温州、台州、处州、金华地区的20余个县,经历大小百余次战斗,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。

  红十三军刚刚成立,红一团就决定攻打瑞安和平阳县城。1930年5月15日,胡公冕、雷高升率领900多人从永嘉表山出发,途经青田平桥时,击溃国民党省保安队两个连。进入瑞安县境后,袭击了陶山镇警察所,夺取了全部武装。当晚,雷高升等7人秘密进入瑞安县城布置内应。后因红一团与城内的联络中断,只好放弃攻打瑞安。23日晚,红一团和瑞安农民赤卫队700多人会合,进入平阳县境。平阳县委负责人吴信直及叶廷鹏分别率江南、万全赤卫队共600多人前来接应。24日上午9时,红一团和平阳、瑞安赤卫队分别从平阳县南门、西门、北门攻进县城。从南门攻入的队伍,收缴了驻在南门土地堂稽查队的枪支,冲入县政府,县长越墙逃跑。红军和赤卫队夺取县府大印,砸开监狱,释放了被关押的40多名群众。从西门和北门攻入的队伍,原定攻打目标是驻在城隍庙的省防军,由于向导领错了路,贻误了战机,使得敌军有喘息的机会。敌人重新组成力量,占领城垣,居高临下,疯狂反扑。红军和赤卫队浴血奋战到下午3时撤出战斗,牺牲192人。

  8月下旬,红一团又决定攻打缙云县城。缙云是个山城,要攻入县城必须通过横跨好溪的铁索桥。为迷惑国民党守军,红军佯言攻打处州,以麻痹缙云守军。30日,陈文杰和雷高升率900余人从永嘉与缙云交界的上董出发,第二天拂晓到达缙云县城南郊。红军在当地赤卫队的配合下,发起攻击。敌人用机枪封锁桥面,阻拦红军前进。20多名红军战士组成敢死队,由雷高升指挥,在红军火力掩护下,突破石板桥,击毙敌机枪手,然后绕到铁索桥守敌背后,前后夹攻,击溃守敌省保安队机枪连,缴获机枪2挺,长短枪70余支,子弹9担。红军从铁索桥冲进县城,国民党县长弃城而逃。红军占领县城后,烧毁国民党县政府的档案,打开监狱释放200多“犯人”(其中不少是地下党员和红军战士),并在城内四处张贴标语,开展宣传活动,将没收的盐、布匹、铜元分给穷人,还筹建苏维埃政权。由于周边大批敌人分几路向缙云逼近,红军考虑守城不利,4天后主动撤离缙云县城。攻克缙云县城,是红十三军百余次战斗中最成功的一次。此外,红一团在攻打缙云县城前后,还取得了攻克永嘉李茅13地、袭击永嘉瓯渠、攻占黄岩乌岩镇等战斗的胜利。

  在红一团攻打中心城镇的同时,红二团也在温岭、玉环、乐清、天台等县的边境进行大小30多次战斗。6月7日,国民党军围攻坞根,团长柳苦民指挥部队从拂晓开始战斗了5个多小时,后退至附近海岛。7月8日,柳苦民、程顺昌率红二团200多人,拔除了玉环县国民党军对付红二团的茶头据点,此外,红二团还于7月10日和9月15日,两次在坞根击溃国民党军的“进剿”。

  红三团成立以后,分散活动于永(康)缙(云)仙(居)交界地区。他们到处张贴宣传标语,打击土豪劣绅,收缴武器,努力扩大游击区域。8月,部队先后在缙云金竹、唐市和永康方山口、铜山岭等战斗中,歼敌数十人,缴获枪支60余支。

  红十三军余部的斗争

  红十三军武装斗争的扩大和浙南党组织的发展,严重威胁着国民党的统治。从1930年6月开始,国民党调集1万多兵力“清剿”浙南地区,红十三军活动受限,人员伤亡加剧。10月中旬,雷高升率红一团1000多人,准备再次向瑞安、平阳出击,沿途遭到国民党军和民团的围击,突围后转回永嘉等地。面对国民党优势兵力,红十三军军部决定分散游击,红一团所属部队分别由雷高升和仙居的金永洪、黄岩的戴元谱率领,在永嘉、仙居、黄岩边境坚持斗争。军长胡公冕等也先后转移到上海。由于主要领导人先后牺牲或离去,军部实际上已不存在,红十三军各部已无力攻打中心城镇。

  为了指导浙南党组织的工作,加强红十三军的领导,1930年10月,党中央派曾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,历任红四军军委书记兼政委、红三军代理政委的潘心元等到浙南。作为红十三军政委的潘心元到浙南后工作不久,于12月初,在玉环九眼江海上牺牲。中央重振红十三军的工作受挫。

  国民党还到处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。温州地区仅1930年7月份就有将近300名革命者被屠杀。9月,浙南特委机关遭破坏,12月浙南特委撤销,同时成立中共温州中心县委,书记王国桢。由于浙南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,党员数锐减,工作进展艰难,1931年冬,王国桢等被捕牺牲,中共温州中心县委解体。

  红十三军的武装斗争遭受严重挫折,但各团仍继续坚持斗争。1931年下半年,红一团坚持在永嘉、青田、仙居边境打游击,国民党视之为心腹之患。1932年上半年,在国民党浙江保安团等2000多人的“围剿”下,红一团处境极为艰难。5月23日国民党地方当局在永嘉岩头东宗祠堂诱捕杀害雷高升、戴元谱等20余名红军骨干,史称“岩头事件”,它标志着红十三军主力斗争的失败。但是浙南的武装斗争并没有偃旗息鼓。红一团余部100多人在金永洪率领下坚持在永嘉、仙居边境顽强斗争,1933年9月,金永洪牺牲,队伍解体,余部武装分散继续活动,其中部分人员一直坚持到1938年,与中共永嘉西楠溪中心区委重新接上关系。

  红二团于1931年2月部署攻打海门失利,叶勉秀等11人被捕牺牲。在此前后,柳苦民在坞根被内奸杀害,赵胜率领红军游击队攻打临海县城,途中负伤牺牲。后来余部在赵裕平、应保寿率领下在乐清湾、漩门湾岛屿上依靠群众坚持斗争。1935年8月和1936年3月,赵裕平、应保寿先后牺牲,其部下张梅庭继续率领部分战士坚持海上活动,直至1938年12月。

  红三团在楼其团、王振康率领下,在缙云、仙居、永康边境坚持斗争,后来楼其团、王振康被捕牺牲,钱双全等在中共永康县工委领导下,汇集余部重建武装,开展斗争。1934年秋,成立了浙西游击队,后改称浙西工农红军第一、二大队,坚持在永康缙云边界一带开展游击战争。1935年11月,与红军挺进师一纵队在永康缙云边境的黄弄坑会师。

  此外,原红一团战士郑禾农在参加攻打乌岩战斗后,于1931年到兰溪县包郎殿居住,以行医、传授武术为掩护,深入兰溪、龙游、汤溪、寿昌一带进行革命活动,在两年多时间里,秘密发展红军1500余人,打出“中国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”的旗号,自任师长,1933年10月,因内奸出卖,被捕牺牲,“红二师”也遭到全面破坏。

  红十三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浙南处于国民党统治的心腹地带,反动势力较强,又调集重兵“清剿”,而红十三军在“左”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,不顾敌强我弱的客观实际,连续攻打县城和集镇,结果遭受巨大的牺牲和损失。在红十三军和浙南特委活动时期,浙南地区有1700多名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为革命献出了生命,红十三军团以上干部和浙南特委主要领导成员几乎全部牺牲。同时,红军在进行频繁的武装斗争中,没有在游击中心区发动群众,开展土地革命,建立巩固的根据地,致使军事活动失却依托和群众的有力支持。此外,因主要领导人先后牺牲或经常不在浙南,无法形成一个稳固的领导核心,以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薄弱,这些都严重削弱了战斗力。

  红十三军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。红十三军是当时由中央军委正式编入序列的全国14支红军之一,全盛时期人数达6000多人,坚持斗争达4年之久,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农村封建势力。同时,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国民党“围剿”中央苏区的兵力,在浙南广大农村中宣传了党和红军的主张,播下了革命的种子,他们战斗过的中心区域,以后大都成为共产党的游击根据地。在革命斗争中涌现出大批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,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“在战场上,出生入死,浴血奋战;在监狱里,铁骨铮铮,坚贞不屈;在刑场上,视死如归,正气凛然”的红十三军精神。这种精神成为浙南人民取之不竭,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力量!

责任编辑:钰龙 文章页数:第[1]页 
 ○ 新闻评论
·还没有相关的评论!

·您的大名: 游客也可以评论^_^ (注册保留你的昵称) 验证码:  如果发生验证码错误请刷新页面再发表你的评论
○友情提醒:评论限制在100字以内    
本页手机二维码↓

①手机/平板扫描打开即可
阅读本文。②在微信中:发现→扫一
扫,打开,点击右上角的 ... 可将
本页分享到微信朋友圈。
本级分类列表
青田风光
文史综合
青田名人
青田华侨
站内文章搜索





本类阅读排行
·青田徐氏龙游寻根 “三十六都...
·被神化的刘伯温
·1935年拍摄的刘基故里照片
·青田鹤城古街古巷古居与传说(...
·青田县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...
·青田鹤城古街古巷古居与传说
·沙巷-拼接而成的记忆
·老照片 - 百年温州
·会元巷:盛名下的朴素面纱
·端午节插菖蒲剑的传说
贊賞鈺龍網

网站地图 | 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